嶺南的古法龍眼乾
人們喜歡在冬日微涼時,煮一碗桂圓紅棗茶暖暖身子。而大家口中的「桂圓」,就是龍眼乾,更是長輩口中珍貴補身的好食材。那種甜而不膩的滋味、軟Q的口感以及獨特的炭香,令人愛不釋「口」。
台南東山是台灣最大的龍眼產區。立秋過後,嶺南社區瀰漫著龍眼木燻香氣--提醒我們,進入烘焙龍眼乾的季節。東山的農民一直以來,堅持以「古法」來焙製龍眼乾,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自己的焙窯,他們相信這樣的滋味才是最道地且不流失精華的。從採收、烘焙、分級都必須人工完成。雖然非常辛苦,但是遵循古法才是吳大哥口中「最有味的龍眼乾」。
通常經驗老道的農民會負責爬到樹上鋸斷樹枝,下面的人就負責去除多餘的枝葉將新鮮龍眼一串一串的採收起來。採收完畢,必須趕快將新鮮龍眼放進烘焙窯,避免流失水分與腐敗。
烘焙龍眼的工作很繁雜且辛苦,以鋸斷的龍眼枝當柴燒,慢慢烘焙,三斤的新鮮龍眼才能製成一斤的龍眼乾。通常一批新鮮龍眼需要四到五天的時間才能烘乾,在煙燻的期間要不停的添加柴火,同時也需要「清枝」(將細小的枝條去除)。另外,烘焙時還必須悉心將龍眼乾「翻焙」(上下翻面使其受熱平均),幾乎隨時都要看照著焙窯,對農民來說是體力與意志力的挑戰,也讓以古法焙窯燻製的龍眼乾更顯珍貴。
龍眼乾烘焙完成,會再進行篩別與分級的工作,將破損或不好的挑選掉,再分出大小顆,整個製作的過程非常的耗時耗工。吳大哥依然堅持以如此繁複的方式製作龍眼乾,不以機械代工,就是希望做出最有味道又好吃的龍眼乾。